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
关于2023年度昌平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年10月25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一、本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末,我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328.96亿元,负债总额122.6亿元,净资产总额206.36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205.48亿元,占62.46%;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23.48亿元,占37.54%。
二、本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夯实基础工作,实现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是合理配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综合考虑各单位资产存量、履职发展需要、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严格执行配置标准有关规定,不断优化资产配置预算管理,确保资产配置与实际需求和长期战略目标相匹配。各单位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统筹做好资产预算、采购、使用等工作,确保单位内部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和维护保养。
二是聚焦日常管理,提升资产规范化水平。在2023年底,对资产管理系统功能进行升级,维护核实资产卡片信息,进一步夯实资产管理的数据基础。加强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管理,合理有序推进内控信息化建设,约束部门资产管理行为,防范和控制单位内部风险。充分发挥监管效能,积极开展财经纪律资产领域专项行动,通过内部自查,及时落实整改,堵塞管理漏洞。组织开展财务知识培训,督促各单位及时、准确将市政基础设施登记入账,改变项目建设游离于账外的现象,全面完整反映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家底”。
三是强化资产处置,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完善资产处置制度建设,印发《政府公物仓管理中心实物资产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别的资产处置情况加以全面规范,进一步明确处置程序。强化资产处置管理,对于已达到报废年限但尚有使用价值的资产,鼓励单位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发挥使用效益;对于长期积压的待报废资产,要求各单位及时规范处置。组织各单位开展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自查自纠,重点针对处置环节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堵塞管理漏洞,夯实基础管理工作。
四是关注重点资产,推动资产管理精细化。强化公务用车管理力度,将车辆日常维护支出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形成八类公务用车运维费定额标准。全面核查全区公务用车北斗定位终端设备上线情况,重新核定车辆编制,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建立全区党政机关闲置办公用房台账,推进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开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动态抽查,对相关单位提出精细化管理建议,确保配置使用合理合规。
(二)推动资产盘活,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一是统筹做好疫情期间国有资产处置工作,通过调剂使用和评估拍卖等方式,及时稳妥处置方舱医院等资产,避免造成国有资产闲置、流失。二是结合年度盘点等工作,定期在全区范围内统计闲置资产,发布闲置资产信息,将闲置资产匹配到有需求的单位,有效实现存量资产的盘活再利用。三是强化主管部门共用共享意识,实现新增资产优先通过部门层面统筹调剂,如卫健委建立了专项领域公物仓;水务系统通过统筹调剂方式解决了对空调、桌椅等新增资产的需求,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三)持续规范出租出借行为,提升财政工作质效
一是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文件,严禁未经审批长期、低价出租出借国有资产。二是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一对一业务指导等方式,强化产权单位主体责任,监督落实整改工作,解决了长期、低价出租国有资产等历史遗留问题,切实盘活了存量资产、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四)发挥国有资产在公共服务领域作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落实普惠托育政策,有序投入幼儿教学资源,幼儿园开设托班试点,提升公办园占比,保障群众育儿需求。实施优先发展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高校在昌办学,优质义务教育覆盖面逐步扩大。按照市教委行动计划,支持学校完成操场改造促提升工作。坚决落实教育信息化、食堂改造、安防等促发展项目,重点解决中小学、幼儿园保开学教学设备的购置问题。
二是加快推动文体科技事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区级文化设施、镇街综合文化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丰富居民文娱生活。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发挥图书馆和博物馆社会职能作用,举办各类主题助教活动和展览活动;高标准完成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建设开园,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持续完善体育运动设施,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投用,奥北森林公园二期新增绿地空间约2140亩。加大科研仪器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建设共享服务平台,目前网站一期开发工作已经建设完成。
三是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夯实医疗机构建设,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三甲医院增至15家,公共卫生服务大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设施,增配救护车、医疗急救设备、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全力推进养老和助残设施建设,新建照料中心、养老驿站,完成6个住宅小区14处养老(助残)服务设施接收,完成3家村级和2家镇级残疾人温馨家园验收。
四是持续优化重点区域国有资产。做好公共领域服务保障,政府街改造全面启动,新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5个,完成66条背街小巷整治。提速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北清路新建投用4处收费站,基杨路等8条道路完工,累计增加停车位2000余个。提供更便捷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回天综合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回龙观人民法庭主体完工。3处社区公共空间提升项目投入使用,形成回天地区城市更新3.0样板。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树立大资产理念,提升资产使用效益。
注重统筹各类资产、资金、资源,推动资产管理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推进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逐步建立健全资产盘活工作机制;充分落实调剂优先配置原则,推动资产跨单位、跨部门调剂共享,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效益。
(二)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强化资产基础管理。
明确工作流程,细化岗位职责,压实资产管理使用者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健全部门分工合作协同机制,实现资产采购、使用、配置统一化管理;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对账工作,注重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确保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 推进资产系统建设,加速数字化管理进程。
推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融入预算一体化系统,实现资产和业务环节全面贯通,以信息化手段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为预算编制、会计核算、报告编制等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