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昌平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30日

打印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昌平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公开稿)

  ——2023年10月12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

  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部署安排和市委、区委有关要求,我区起草了《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昌平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现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情况

  本区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报告对象主要为区国资委监管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土地一级开发和公共服务行业。2022年末,资产总额1662.41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593.64亿元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北京晨光昌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光昌盛公司)纳入本区金融企业范围。2022年末,资产总额11.25亿元,负债总额1.33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9.92亿元,其中:国有资本权益总额8.93亿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1.61%。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

  2022年末,本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327.46亿元,负债总额142.85亿元,净资产总额184.61亿元。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总额218.58亿元,占66.75%;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108.88亿元,占33.25%。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本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主要包括土地、矿产、森林、水资源。

  土地资源基本情况:依据最新国土变更调查成果,2022年底昌平区土地资源中,农用地面积9.93万公顷(148.95万亩)、建设用地面积3.12万公顷(46.8万亩)。矿产资源基本情况:截至2022年末,本区共发现固体矿产30种,液体矿产2种。固体矿产中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20种。森林资源基本情况:2022年全区森林覆盖率48.63%。昌平区森林面积65285.70公顷,林活立木蓄积量244.14万立方米,乔木林蓄积量167.73万立方米,其他林木蓄积量76.41万立方米。水资源基本情况:2022年度昌平区水资源总量27176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875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5301万立方米(水资源量数据尚未最终核定发布)。平均降雨量496.0毫米,平原区地下水埋深20.54米,地下水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2.59米。年度用水总量17556.75万立方米,其中,全区新水用量16718.2万立方米,再生水输配量838.55万立方米。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

  1.聚焦区级重点项目建设,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一是全力开拓产业空间,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统筹土地一级开发企业完成供地,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昌平产业空间面积和财政收入大幅提升;盘活低效闲置产业用地逾千亩,用于清华国重基地和医药健康产业厂房建设等项目。二是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加快重点产业集聚。设立“自贸昌平组团(生命园)集群注册平台”,吸引产业园区企业入驻;积极挖掘储备新设、京外迁入大户等财源项目。三是加速产业空间开发利用。铭嘉公司创新采用“开发单位+规划设计单位”深度配合的联合体形式,对新城东区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进行国际征集;昌发展公司等四家公司出资成立SPV公司,加快促进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建设。五是推进土地资源整合利用。开发利用流村闲置低效土地,用于开设新水屯市场和建设皇城粮油新储备粮库。

  2.持续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全力推进其战略性重组整合。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一是无偿接收委办局划转的机关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实现区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二是在产业服务板块,推动文旅集团与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所办企业以及嘉年华公司的重组整合,实现昌平文旅事业集中运营管理。三是在公共事业板块,成立市政控股集团公司,将水、暖、气、园林绿化企业重组整合,有效解决了企业同业重复经营、重复投资、协同服务效率低等问题。四是在土地整理板块,调整优化兴昌公司股权结构;完成未来城公司收购振邦公司股权工作,推动未来城区域开发建设统一管理。五是在资本运作板块,完成晨光昌盛公司、红冶汇新公司与昌鑫公司的重组整合工作,增强综合资本运作平台功能。

  3.切实保障社会民生,全面展现国企担当。一是全力做好企业纾困工作。积极落实政府助企纾困政策,圆满完成减免房租工作,减免面积、金额均位居全市前列。二是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制定下发《区国资委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消防安保暨今冬明春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多个工作组,组织保障房、自来水等公司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闭环管理、核酸检测等工作。三是稳步推进结对帮扶。通过签订村企结对帮扶协议、定向采购扶贫物资、设立帮扶展品展区等方式,帮助太仆寺旗、阿鲁科尔沁旗等贫困地区提升村居环境、实现增收。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稳步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内控体系规范化建设,年内共完成《董事会议事规则》、《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16项制度的修订工作,为逐步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提升金融化险能力。坚持依法治企,开展专项内部审计,完善固定资产、公务支出、项目流程等内部管理体系。三是坚持业务合规经营。坚持“三级评审”项目决策机制,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有效管理担保风险,2022年代偿率仅0.16%,远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2.坚持金融服务创新。一是聚焦“专精特新”企业需求。推出“专精特新·信捷保”专项产品,以个性化融资担保服务,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最高2000万元的无实物抵押融资担保支持,2022末在保专精特新企业31户,担保金额共计2.58亿元。二是支持我区财源建设。晨光昌盛公司与财源专班、镇街有关部门共同走访调研后,针对企业融资共性问题,推出“昌惠保”专项产品,给予企业最高三年期、1000万元的无实物抵押融资担保支持。三是深耕“投贷保”服务模式。通过持续为企业提供“债权+股权”的投贷联动综合融资服务、政策咨询及补贴申报等增值服务,助力企业稳步前行。

  3.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一是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为近350户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与融资支持服务,累计为区内68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支持4.22亿元,减免保费301.7万元;继续落实北京市创业贷政策,为小微企业和商户免除保费。二是深化金融合作。晨光昌盛公司与市经信局、区金融办等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金融机构全面对接合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等重点战略性新兴领域提供长期稳定的担保支持。三是助力产业发展。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两谷一园”入驻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的个性化融资担保方案;针对我区重点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支持力度,2022年末在保企业66户,担保金额共计4.27亿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优化管理能力,夯实资产管理基础。一是着力推动资产管理业务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将资产的日常管理同预决算编制、政府采购和财务管理等业务有效贯通,实现资产从配置、使用到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合理规划和有效监督。二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公路资产信息卡登记工作,全面摸清公路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三是聚焦闲置资产抓盘活,提升资产使用质效。结合年度盘点等工作,及时将闲置资产信息发布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上,形成信息共享,以匹配到有需求的相关单位。

  2.完善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全过程监管。一是按照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部署,制定《昌平区资产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指南》,要求各相关单位切实履行管理责任,督促其及时进行自查自纠、切实规范单位内部资产管理。二是印发了《关于开展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整改工作的通知》,从规范账务核算、国有资产使用、处置程序等方面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严禁各单位未经审批长期、低价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3.强化服务保障,全面发挥国有资产作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保障各相关单位疫情物资和设备购置等经费、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各项需求。二是提高社会保障力度,有序推进各项民生事业。补齐基层卫生服务短板,新建天北、史各庄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织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空白点,建成养老照料中心、养老服务驿站等。三是促进教育文体事业发展。引进清华附中昌平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运维,打造新的文旅及昌平旅游气象景观网红打卡地。

  4.支持重点区域发展,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改善人居环境,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加快推进昌平区平原绿化造林、环境整治、道路建设、水污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非宅腾退拆迁进展,有力支持昌平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使昌平天更蓝、水更绿、路更美。二是全力保障回天专项治理取得实效。2022年是纵深推进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年度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增强,回天有网保障有力。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夯实工作基础,强化自然资源管理。一是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完成昌平区国土变更调查、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和“三区三线”划定新增耕地变更调查。二是编制完成2020年度土地、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为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提供数据基础。三是深化数字现代化转型。建设“国土调查数据应用分析系统”,提高数据支撑管理效能;推进建立昌平区美丽乡村村庄规划数据库平台;编制《昌平区加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及规划建设管理的工作方案》,助力升级完善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四是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印发《昌平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完成工作底图分析和整理、预划登记单元初划工作。五是深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建立完善取水口动态更新和监管机制;开展全区供水情况调查,提升水资源调配和保障能力。

  2.坚持规划引领资源配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一是抓好各级各类规划编制。推进8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报审工作;完善《昌平区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化规划综合实施方案》,高质量推进一绿地区城市化工作。二是高效完成昌平区“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划定耕地保护目标面积总计7.7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245.89平方公里。三是积极推进全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有序推进17号线、13号线拆分工程建设,开展轨道交通S15线、19号线北延、17号线支线轨道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重点道路规划建设。四是落实减量发展要求。统筹推动全区减量约176公顷;进一步建立征地项目增减挂钩工作机制,全年落实15个征(占)地项目。五是优化森林资源配置。开展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程,提高林分质量,2022年完成森林经营林木抚育4.3万亩。六是完善水资源供给。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推进昌平新城地表水厂主体完工,为兴寿地表水厂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完成回天地区南店新村小区和朱辛庄小区自备井置换工作。

  3.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发展。一是统筹增存空间资源开新局。制定并实施202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科学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组织编制政府街、鼓楼大街及周边用地城市更新方案;稳步推进三角地、文化馆和城隍庙等5个重要节点的“大师做小品”工作。二是转变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对39个在施项目按模式分类推进项目开发;梳理46个劳动力安置项目建设情况,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模式;以轨道微中心为载体,集约化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促进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用地一体化提升。三是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工作。完成我区参评开发区监测统计范围内土地利用等关键指标和数据的更新调查。四是加强批后监管。建立动态巡查台账,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五是调整林分结构,组织开展树木伐除、移植和林木补植等工作。伐除病虫害和残次苗木共计103813株;移植苗木5159株,落乔1597株;枯死苗木更新,补植裸根灌木2305株,乔木548株,带土球苗木1228株。全面落实节水行动。制发《关于加强昌平区“十四五”时期生产生活用水总量管控的实施方案》和《昌平区“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推进试点节水型机关建设,创建(复验)节水载体71家。

  4.严格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生态文明底线红线。一是严格耕地保护。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编制补充耕地方案;积极推进复耕复垦实施及验收,2022年累计完成复耕复垦施工3.15万亩;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已完成拆除整改225宗。二是持续推进新型集体林场建设。11个新型集体林场经营管护面积共计81561亩,进一步提升森林管护水平。三是倾力发展绿色城市,通过新种植食蜜源植物株,设置本杰士堆等多种方式,稳步推进片林改造及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建设。四是稳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编制区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工作方案和昌平区拆违腾退用地生态修复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历史遗留矿山销账工作。五是加强河湖水系生态修复。完成42平方公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科学实施生态补水超2亿立方米,有水河道增加73.1公里。六是提升污水处理效能。完善源头治理,加快推动城镇雨污合流改造;新建污水管线32公里,污水处理率达96.5%。

  5.加大自然资源执法力度,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一是加大执法力度,扎实开展公共公益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累计处置完成656宗公共公益项目;严厉打击非法盗采行为,加强动态巡查以及对矿山企业的管控,防止出现越界开采、非法开采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日常执法及河湖保护管理、地下水超采治理等专项执法行动,参与联合执法25次。二是持续强化落实河长制。聚焦重点治水任务,充分发挥河长制统筹协调和督导作用,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深化联合检查执法机制,实现“四项行动”“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持续深化改革,助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一是多措并举,提升“四大板块”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服务板块企业招商能力,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同时持续探索创新产业服务模式,提高产服创收能力;公共事业板块企业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土地整理板块企业内生动力,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方式降低资金成本,缓解经营压力;提高资本运作板块企业信誉度,为区重点项目做好资金保障,让区属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服务昌平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依靠力量。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益。以做强做优做精主业为目标,继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处置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压缩管理层级,实现资产价值提升,提高资本再利用、再配置效率。三是进一步转变国企经营管理者的经营思维。通过加强考核、举办培训等方式,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市场化经营意识,助推国企转型升级。

    (二)聚力创新驱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是聚焦服务“四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战略。明确以服务未来科学城建设为中心,把稳定规模、聚焦重点、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业务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作为下一步工作重心,针对新背景下的发展难题开展调研,以推进“融资担保+”的金融服务体系作为破局点,切实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化险能力,为昌平区打造“3+2+1”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做贡献。二是坚定合作共赢理念,深化政银企合作共识。充分认识镇街在支持属地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加大与镇街合作力度,积极探索“镇街推荐+担保支持”服务机制,形成助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合力。三是坚持创新引领思路,服务实体经济稳健发展。针对当前我区经济发展关注点,完成“昌惠保”业务推广与试运行,并搭建包括产品宣介、担保支持、政策咨询等基本服务模块的合作体系,为包括科创企业在内的区内广大中小微企业开辟新的增信渠道,为相关小微企业提供普惠融资担保服务。四是坚守保值增值底线,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着重加强业务管理数字化能力建设,与业内权威机构和行业先进单位深入对接业务系统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数字担保”项目,提升多部门协同能力,学习行业龙头的先进风险管理经验,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三)强化监督管理,持续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一是增强内控意识,建立内控监督长效机制。督促单位进一步优化内部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修订和完善单位内控制度,提高岗位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二是完善并落实资产处置制度,有效进行风险控制。结合公物仓管理实际,修订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组织开展资产处置管理自查自纠等专项工作,建立财务部门与资产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确保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三是强化资产统筹抓盘活。充分发挥政府公物仓职能作用,完善待盘活资产数据库,定期发布闲置资产清单,畅通资产共享信息渠道;加强宣传交流和舆论引导,鼓励各单位积极上报闲置资产,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预算编制源头管理的作用,合理确定资产配置预算资金。四是强化监管措施,持续推动解决违规出租出借行为。督促各相关单位切实履行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积极与承租方协商,主动化解问题矛盾,寻找有效路径,彻底解决长期、低价出租出借的问题,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筑牢管理基础,推进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一是持续开展土地资源调查、规划、监管工作。启动新一轮年度变更调查,配合完成地理国情监测、单体建筑监测等工作,及时更新各项监测数据并深化数据分析,发挥调查监测感知体系作用,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持续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街区控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田林空间优化引导实施专项规划等的编制及报审工作加强土地资源批后监管和动态巡查,防范各类土地违法行为。二是持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编制区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稳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三是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开展统计工作,彻底摸清底数;加强林地监督管理,从根本上杜绝违规违法占用林地现象的发生,保护昌平区森林资源进一步提高生态林管护员的责任意识,对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行为做到早发现早调查核实并依法进行处理。四是补足短板,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源头管控;推进节水行动,提升全区用水户节水意识强化城乡水安全保障织补完善排水管网打通堵点深入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长效机制,健全农村治污考评机制。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北京市昌平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维护:北京市昌平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21号电话:010-69742804邮箱:rend@bjchp.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