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镇城区内有旱厕55座,难闻、难看、难用一度成为南口镇平房区居民的烦心事,居民对改善如厕环境的意愿非常强烈。今年,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组织召开的重点建议督办会的督办下,目前改造的6座旱厕因水电等问题导致的进程缓慢问题得到了解决。预计今年年底前,南口镇城区内55座旱厕将全部完成改造。
南口镇现有11个社区,常住居民近10万人,有40%的居民住在平房区,多数为退休职工和老年人。南口镇城区内有公厕83座,其中旱厕55座,水冲式28座,位置分布不均,且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约80平方米,最小约10平方米。由于无保暖设施,冬季大、小便结冰,夏季蚊蝇滋生、臭味扰民,且公厕墙体老化破旧,卫生状况差,清理难度很大,部分公厕只能靠人工清掏,但因历史、产权及附近居民的实际需求无法拆除。同时城区内公厕产权单位较多,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移交和非经资产剥离后,物业企业和产权单位对厕所管理责任不明晰,推诿扯皮情况严重,造成公厕管理不严格,部分厕所缺少最基本的用水和照明,引发群众强烈诉求,被媒体公众平台多次曝光,且居民也多次拨打12345进行举报。
南口镇城区内的旱厕问题引起了昌平区人大代表苗广义的关注,先后在昌平区五届人大七次、八次会议上提出“做好南口镇城区三类以下公厕升级改造”、“关于建立南口镇统一的公厕管理体系,提升居民如厕环境”的建议,建议相关部门统筹规划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和修善力度,对三类(旱厕)升级改造为二类公厕。
图/白向军主任(左二)视察旱厕施工现场
在人大代表的呼吁下,区城管委先后对市政产权的19座公厕进行分批改造,安装空气源和新风除臭系统,进行上下水、室内装修。南口镇也对辖区内公厕施行“管一批、拆一批、改一批”原则,积极争取资金对城区内55座旱厕分批次进行改造。
厕所虽然小,但却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昌平区人大常委会也将昌平区五届人大八次会议上苗广义代表提出“关于建立南口镇统一的公厕管理体系,提升居民如厕环境”的建议列为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重点督办件。依托人大代表“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制度,4月24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向军来到南口镇南厂西社区连心代表联络站,召开建议督办会。针对南口镇目前改造的6座以及即将改造的旱厕无水无电,需要加装水电表、额外施工费用、后期维护难等问题进行督办。在详细听取代表的建议事由后,负责该建议的南口镇政府、相关部门、产权单位、施工等相关负责人进行答复,答复内容没有“穿靴戴帽”的套话,直奔主题。听取答复后,代表们与相关负责人又进行了一番交流讨论,直到达成一致意见。针对加装水电表和超预算施工费用由产权单位负责,产权单位有困难的,南口镇政府托底解决。对于后期运营维护问题由产权单位负责,产权单位有困难的,由南口镇政府统筹解决。预计今年年底前,南口镇城区内的55座旱厕全部完成改造。
为进一步做好代表建议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工作的意见》,从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提高办理质量、增强督办实效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针对人大代表连续提、多人提,但尚未解决的建议,昌平区人大常委会从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方式入手,由主任、副主任牵头督办2至3件积压多年尚未解决的建议,牵头召开现场督办会、办理协调会,推动工作的落实。